重磅报告出炉!海淀区创新潜能全国排名第一
昨天
在2022“智汇·海淀”人才主题周
开幕式上
两份重磅报告
非常引人注意
《北京市海淀区人才资源统计报告(2021)》
《中国重点区域人才黏性指数报告(2022)》
报告展现了哪些内容?
海淀人才资源有哪些特点?
为什么海淀可以汇集众多高端人才?
想知道答案?
小编帮你划重点
海淀的人才实力
咱们数据说话
■ 根据海淀区人才资源统计报告显示,截至2021年年底,海淀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99.7万人,同比增长1.1%,占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超四分之一。
■ 其中,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主体,专业技术人才有114.4万,同比增加1.1万人,占到全区人才总量的57.3%,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有80.1万,同比增加0.8万人,占比达到40.1%。海淀区人才密度达到80.8%,是全国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。
■ 此外,海淀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76.8%,这一核心指标高于全市20个百分点,甚至高于硅谷,特别是科技创新活跃的中关村海淀园,从业人员受高等教育程度接近90%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34.5%,领先全市3.6个百分点。
去年11月,科睿唯安发布的“高被引科学家”榜单显示,海淀区高被引科学家有197人,占全市84%,占全球3%左右,与硅谷基本持平。
▲报告发布现场
从《北京市海淀区人才资源统计报告(2021)》中可以看出,人才赋予海淀创新活力的同时,海淀也源源不断地吸引着更多人才前来就业、创业,扎根、奋斗。
那么人才集中在哪些领域?
他们做出了哪些贡献呢?
↓↓↓
■ 当前,海淀区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,增加值占比达到91.2%,与纽约市水平接近。从人才与产业互动关系看,近年来第三产业人才数量逐年上升,2021年达到182.5万人,较上一年度增长0.5万,占全区人才91.4%。从重点产业看,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集聚效应尤为显著,信息服务业人才总量达到56.7万人,较去年增长3万人,占全市46.8%,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人才总量达到22.2万人,较去年增长1.4万人,占全市27.0%。可以说,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已经成为海淀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。
■ 教育人才方面,海淀区致力于建成高水平的现代化教育强区,教育业人才持续保持稳定,基本在18万人左右,充分发挥了人才强教的作用。
■ 2021年海淀区非公单位人才总量122.7万人,较去年增加2.3万人,占人才资源总量的六成以上,非公单位人才占大部分,充分说明,海淀区人才的创新、创业、创造活力非常足,人才活力充分绽放。
■ 人才贡献率是直接反映人才效能的综合性指标,也是间接反映人才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。2021年海淀区人才贡献率为64.8%,同比提高0.5个百分点,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8个百分点,充分说明,近年来促进海淀区经济增长的,不是资本驱动,而是创新驱动,主要是依靠人才和科技进步。
《北京市海淀区人才资源统计报告(2021)》通过对当前海淀区人才资源情况进行系统盘点,显示了海淀高浓度人才黏性形成的强大磁吸力,也就是人才环境对人才的吸附力。
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国重点区域人才黏性指数报告(2022)》,选取了27个指标,围绕经济基础、创新潜能、文化开放、生态健康、社会福利、公共生活等六大维度,观察30个国内重点区域的表现情况。榜单显示,海淀区综合排名位列第1。
吸引人才
海淀的独特魅力在哪?
■ 人才黏性指数报告显示,海淀区创新潜能得分100,全国排名第1。海淀区在独角兽企业数目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、高被引科学家数量、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数量方面遥遥领先,创新潜能已经成为海淀区人才黏性的“强劲引擎”。
■ 一组与硅谷对比数据显示了海淀区独特的发展“着力点”:
从人才供给端观察,海淀区学历人才总量高达180.9万人,超过同口径下硅谷学历人才122.1万人。其中,海淀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59%,高于硅谷7个百分点,“人才红利”将成为海淀区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。
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选华表示,在高标准推进人才高地建设道路上,海淀区应发挥人才政策“指挥棒”调节作用,紧抓“灯塔型”企业数字化转型契机,塑造多元化人才氛围,打造高品质人才生活环境,不断增强区域人才黏性,实现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”。
让我们一起
奋斗在海淀
成长在海淀
做时代发展的同行者
做科技进步的添砖人
编辑:陈乃禾
内容来源:智汇海淀
推荐 · 阅读